[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贴]·[加跟贴]· [版主管理]·[老丁的留园博客]·*繁體閱讀* | |
GDP给中国人带来多少快乐? www.6park.com 王龙
尽管世人早知道中国超过德国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毕竟这一超越具有划时代意义,对于中国更是非同一般。因此,当这一天即将来临的时候,西方一些媒体还是难免长吁短叹几声。只是这种感慨不仅包括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叹为观止,还有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表示普遍担忧的成分。其实,德国人并没有对中国新的经济数字感到吃惊,《南德意志报》撰文称:应该感到担心的是中国自己,因为中国的繁荣超出控制。……中国政府必须采取强硬手段给投资者的狂热降降温。否则,过度投资和通货膨胀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持久危害。 www.6park.com 德国媒体是不是危言耸听暂且不论,当人们从“即将成为 ‘第三经济大国’”的兴奋中回过神来就不难发现,一些中国人的狂欢带有强烈的虚幻色彩,因为说到底这不过是一组干瘪的数字而已。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正在逐步缩小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但就人均GDP而言,德国的人均GDP仍然是中国的16倍之多。事实上,任何一个现代化意义上的国家,所追求的都不是国民总产值,因为他们知道,GDP不能衡量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代价,也不能衡量资源的配置和产品质量,更不能衡量一个国家的分配公正度和国民财富。 www.6park.com 众所周知,截至西方工业革命之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长期雄踞世界之首,从GDP数量来看,早在明、清两朝就曾两次达到世界1/4甚至达到 1/3,即使没落的晚清时代比同期的美国还要高出几倍。但是,GDP过高只能说明经济流通过剩,至少人们从任何史料中都无法看出当时的中国人生活得幸福安详,所读到的却是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封建统治者的专制残暴,其强大的破坏力导致了经济流通的加速。也许从经济角度分析不能否认是产值的递增,其实与社会的稳定和民众的快乐生活毫不相干。 www.6park.com 国际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也证明,社会的进步首先是公民的福利、分配公平和个体人的尊严。把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置于发展的核心地位,才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和富裕的标尺,更何况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主题都是消除贫困。这就说明了经济发展不只是GDP的增长,还意味着对贫困、失业、养老、收入不均等社会经济结构的良性改变。就像罗伯特•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的那样:“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这种东西”。 www.6park.com 当然,一些中国人为之动容并不难理解,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贫穷落后,渴望“屹立世界强国之林”的情结早已演化成了一种国民性,比如体育项目冲击金牌、影视作品抢夺国际大奖、遗迹景观申报世界遗产、想方设法刷新吉尼斯记录等等,方方面面唯恐被人看不起。有人认为这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实则却是长期的孱弱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弹。以GDP为例,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却依然有人乐此不疲。诚如当年的阿Q先生与王赖胡比谁身上的虱子更多,他希望得到的无非是高人一筹的快慰。 www.6park.com 退一步说,就算某些人的“GDP情结”违反了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若真能让十几亿民众欢天喜地,带着微笑安然入睡,那也是难得的善举。而事实却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住不起房、看不起病、读不起书,加上物价飙升,人们早是怨声载道。在网上浏览这则新闻,就会看到后缀评论中,绝大部分是冷嘲热讽,看来这个GDP大饼也实在无法让人望而充饥。我不明白,既不能自圆其说,又无法让民众认同,动不动就拿出GDP来与外国一比高下,这究竟是什么用意? www.6park.com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调查了世界上21种文明形态的兴衰史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认为,任何一种文明的衰落,永远是自杀而非他杀。这恰恰与孟子“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的思想不谋而合。鉴于这一普遍规律性,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开始了致力于发展“国民幸福指数”(GNH)。所以,德国人并没有因为中国GDP超越自己而沮丧,他们虽然没有嫦娥奔月那样浪漫的文化熏陶,但从创新能力、科技水平、产业优势、管理标准、人均产值等方面考量,相对于中国都具有绝对的优势。 www.6park.com 其实,德国人未必不知道创造GDP增长率是多么容易,在他们那样的国度,根本用不着以此来考核地方长官的政绩,仅是把房价以及涉及民生的物价提高就足够了,偶尔心血来潮再搞一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仅此而已,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休想超越。到那时,谁又敢以全球经济大国自诩?只可惜人家没有那种自欺欺人的爱好。 www.6park.com
在全球38个国家设有60多家办公室的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新近公布的《2007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社会财富总量实现了31.6%的惊人增长。报告说,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管理资产额的平均复合增长达到23.4%,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 www.6park.com 这份报告预测,在未来五年里,全球财富仍然将保持年均5%的增幅。中国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www.6park.com *国富民穷* www.6park.com
中国国内和国际上一些有关中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权威统计得出的结论让人难以感到乐观。 www.6park.com 2006 年底,中国青年报在全国青年中作出的一项民调显示,89.3%的中国年轻人认为中国大陆贫富分化的问题可以用“严重”来形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今年出版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中指出,“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当前中国执政者面临的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之首。 www.6park.com *一亿多人处于绝对贫困* www.6park.com 世界银行去年公布的一项报告说,中国有大约1亿3千万人,也就是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更令人关注的是,世行的统计数字显示,尽管中国经济从2001年后每年都保持了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是中国最贫穷的十分之一人口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www.6park.com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执政当局近年来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开始把改革分配制度列入政策选项。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大上,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在党代会上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现状作出了阐述。胡锦涛呼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www.6park.com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先生认为,胡锦涛的上述提法实际上承认了中国社会财富分配格局严重失衡的现状:“中国的工人和农民的收入加在一起,也就只有 GDP的15%到20%,国际的平均水平应该在40%到50%。而美国,工资和福利加在一块占GDP的60%。为什么中国工人农民的收入这么低?” www.6park.com *官权强 民权弱* www.6park.com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指出,在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上,中国当局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他说:“人大要真正成为权力中心,要鼓励公民监督,要进行新闻制度改革,保证民众话语权,要改革信访制度,让农民在土地被征用的时候可以上访,而不必担心受到打击;要工人有代表自己利益的工会。只有这些方面进行改革,财富才可能流向中国民众,中国的贫富差距才可能缩小。” www.6park.com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企业家队伍的不断扩大,使中国目前的财富大部份以新增财富的形式出现。报告说,从社会阶层来看,中国增长最快的阶层是那些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个人。 www.6park.com *最终穷人能获益?* www.6park.com 一种放任派经济学观点认为,一个社会富人增多可以通过消费和投资等渠道扩大就业、提升国内产出,并最终使穷人获益。但是,社会观察人士田奇庄对于这种寄希望于水涨船高的“下滴式经济理论”能否适用于目前的中国并不感到乐观。 www.6park.com 田奇庄说:“富裕起来的这些人好多都是靠不法致富。他们的道德水平很低。中国尽管有这么多富豪,但是这些富豪去干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很少,为公共利益站出来说话的人更少。你看看那些已经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富豪们,有几个是为老百姓、为社会说公道话的?” www.6park.com 田奇庄担心,中国贫富差距的加大,在加上目前房价、物价飙升将导致中国社会底层的不满情绪不减反增。这也会使中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更加艰难。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 |
所有跟贴:
加跟贴
|